海航航空旗下乌鲁木齐航空地面服务部开展除冰车应急处置演练
《通知》公布了按风力资源从优到劣划分的I、II、III、IV类风力资源区的具体地域。
所有导线都已检查,数据恢复正常。当时负责与该项目对接的是厦门电业局发展策划部工程师梅超,通过对企业用电情况的深入分析,并初步估算,给出了建议:分成多条线路,就近接入配电室。
《意见》发布后,相关单位立即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在确保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工作。9月10日,海宁市供电局召开发并网前协调会议,对并网前的设备进行调试。设备安装结束后,嘉兴电力局和海宁市供电局的负责人又纷纷赶来和相关部门召开协商会议,争取让我们早一天并网用电。与此同时,客户经理也紧随其后,向王永泉提供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流程图。厂房屋顶上分布着上千套小型太阳能电池板,面朝太阳闪烁着幽蓝的光芒,处处展露出生态与科技融合的和谐之美。
但考虑到异地间返工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厦门电业局在接到方案后,当天就进行了预审查。该项目三个发电子系统的就地升压变压器,通过电缆接入站内新建10千伏配电室,屋面光伏电站以10千伏专线接入附近的连云港供电公司220千伏蔷薇变电站。探索在现行体制不做大范围调整的情况下,围绕示范项目进行制约因素的试验性制度变革。
其中,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将分布式能源纳入整体能源规划,地方政府将分布式能源纳入区域能源规划,以进一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在政府整体规划框架下,确保商业模式创新的多样性与合理性。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应地制宜,将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的业主、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天然气供应商、分布式能源用户、电网服务商等联结在一起,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商业利益国家电网公司结合项目实际运行情况,探索运营模式并评价其经济、环境等综合效益。国家电网公司通过两个项目的建设,旨在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在保证电网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也为偏远农村增加新的电力保障。
工作人员介绍,其风机、光伏发电系统运行平稳,共发电0.26万千瓦时。下一步,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将组织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等科研单位,充分利用已建项目实验研究平台,就可再生能源多点分散接入配电网的关键技术和前瞻性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力争2012年年底前在系统运行控制技术、软硬件研发、相关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突破。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解决边远地区农牧民用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主动应对,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组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蒙东电力有限公司,开展了农村可再生能源分散接入电网的实验研究。截至7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建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深处的陈巴尔虎旗分布式电源/储能及微电网实验研究项目已安全运行14天。工作人员对当地负荷特性和新能源发电运行工况进行分析,构建灵活的电气拓扑结构,开展分布式电源/微电网/配电网三者之间互联运行特性的技术研究。
两个项目在满足当地居民用电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并网关键技术研究。7月6日,随着风机、光伏发电系统顺利并网,陈巴尔虎旗分布式电源/储能及微电网实验研究项目投入运行。冀北围场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项目建设村庄模式微电网一个,包括2台60千瓦风力发电系统、50千瓦光伏发电系统、80千瓦/128千瓦时储能系统、微电网运行控制及能量管理系统、微电网保护及安稳系统等10个子系统,建设单户模式微电网两个。陈巴尔虎旗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项目建设村庄模式微电网一个,包括1台30千瓦及1台20千瓦风力发电系统、110千瓦光伏发电系统、42千瓦/50千瓦时储能系统,以及微电网集中控制器、电能质量监测、微电网运行控制及能量管理平台等系统。
此前,冀北围场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项目已于2011年10月8日投入试运行。近年来,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改革,加快和鼓励新能源开发,促进了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
但是,当农村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就地接入电网后,可能会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带来一定的影响。两个实验研究项目的建成和投运,为农村可再生能源分散接入配电网相关技术研究搭建了良好平台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解决边远地区农牧民用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主动应对,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组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蒙东电力有限公司,开展了农村可再生能源分散接入电网的实验研究。近年来,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改革,加快和鼓励新能源开发,促进了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两个实验研究项目的建成和投运,为农村可再生能源分散接入配电网相关技术研究搭建了良好平台。两个项目在满足当地居民用电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并网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电网公司通过两个项目的建设,旨在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在保证电网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也为偏远农村增加新的电力保障。
但是,当农村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就地接入电网后,可能会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带来一定的影响。陈巴尔虎旗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项目建设村庄模式微电网一个,包括1台30千瓦及1台20千瓦风力发电系统、110千瓦光伏发电系统、42千瓦/50千瓦时储能系统,以及微电网集中控制器、电能质量监测、微电网运行控制及能量管理平台等系统。
此前,冀北围场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项目已于2011年10月8日投入试运行。国家电网公司结合项目实际运行情况,探索运营模式并评价其经济、环境等综合效益。
下一步,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将组织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等科研单位,充分利用已建项目实验研究平台,就可再生能源多点分散接入配电网的关键技术和前瞻性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力争2012年年底前在系统运行控制技术、软硬件研发、相关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突破。冀北围场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项目建设村庄模式微电网一个,包括2台60千瓦风力发电系统、50千瓦光伏发电系统、80千瓦/128千瓦时储能系统、微电网运行控制及能量管理系统、微电网保护及安稳系统等10个子系统,建设单户模式微电网两个。
7月6日,随着风机、光伏发电系统顺利并网,陈巴尔虎旗分布式电源/储能及微电网实验研究项目投入运行。工作人员对当地负荷特性和新能源发电运行工况进行分析,构建灵活的电气拓扑结构,开展分布式电源/微电网/配电网三者之间互联运行特性的技术研究。工作人员介绍,其风机、光伏发电系统运行平稳,共发电0.26万千瓦时。截至7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建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深处的陈巴尔虎旗分布式电源/储能及微电网实验研究项目已安全运行14天
资金补贴方式尚未确定四部委在联合通知中明确要求有关省市积极支持首批示范项目建设,协助办理相关配套文件,并表示中央财政将对首批示范项目给予适当支持。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并拟建设10个左右各类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冯自平告诉记者,由于目前气价和电价存在气电倒挂的问题,推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面临困难。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体系。
2008年上海市出台了《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燃气空调发展专项扶持办法》,对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燃气空调项目单位给予一定的设备投资补贴,分布式供能系统按1000元/千瓦进行补贴。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经济性和物价体系有关系,能不能并入电网、热网这些客观环境条件都会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性。
具体的支持办法还未确定,财政部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实施细则的讨论已经进行了两轮,还要经过一段时间讨论才会最终确定。引导设备自主化此次示范项目通知中还对项目装备提出要求,明确指出相关项目尽快编制设备自主化实施方案,上报国家能源局。2011年底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中,确定要在经济发达、能源品质要求高的地区(包括国家规划设立的生态经济区等)或天然气资源地鼓励采用热电冷联产技术,建立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积累经验,为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
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文件,公布了首批国家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要求项目业主抓紧做好首批示范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完成项目规划选址、土地预审、环评、节能、用水、电网接入许可等各项工作。市场分析人士预计,在四部委的支持下,分布式天然气发电领域的发展将会使得 十二五成为国内中、小型天然气发电装备的快速发展时期。
目前,分布式天然气能源项目以中、小型为主(容量小于10 万千瓦),核心部件包括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等。徐晓东告诉记者,此次确立首批4个项目就是落实《指导意见》的要求,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
对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国家扶持政策,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委会建议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即等项目运行后有了实际的节能效果和数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再各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奖励或者补贴。同时抓紧办理项目核准手续,确保示范项目2012年内开工建设。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